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西南财经大学劳动育人实践,在学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之际,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颁布三周年的背景下,西南财经大学组织120余名教师和学生赴成都市新津区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以下简称天府农博园),开展2023年劳动教育“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成都市新津区政协副主席石红樱,西南财经大学关工委副主任、学校党委原副书记曾道荣出席活动,西南财经大学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研究院),天府农博园管委会、新津区相关政府部门、相关研学机构,以及学校师生代表120人等参加活动。
以劳育美 体验文化 巧手礼赞新时代
4月17日下午,学校百余名师生参与天府农博园劳动实践活动。同学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DIY”草帽制作活动,运用手中的画笔和颜料,在草帽上绘制出了极具个性的、五彩斑斓的图案,描绘出对劳动与生活的热爱,以及青春对新时代的礼赞,体验了劳动创造的收获与快乐。
“五育并举” 共建平台 共享农业新引擎
活动中,西南财经大学与成都市新津区共同为天府农博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举行了揭牌仪式。成都市新津区政协副主席石红樱,西南财经大学关工委副主任、学校党委原副书记曾道荣分别致辞。
石红樱在致辞中表示,西南财经大学重视劳动教育,创新育人机制,形成了热爱劳动、勤于劳动的优良校风、教风、学风,曾多次组织师生来天府农博园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近年来,新津区积极探索“研学+”新模式,结合天府农博园产业发展特点,打造了现代农业课堂、自然科普教育等劳动教育课程。双方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将进一步深化劳动教育在智慧农业、农业科技方面的创新实践。
曾道荣在致辞中强调,天府农博园是我省“五星级现代化农业园区”,发展至今形成了“现代农业”“绿色食品”“数字农博+乡村振兴”的品牌特色。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打造西财“5+4+4”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不断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学校选择天府农博园建设劳动教育基地,为西财学子深入了解我省科技兴农、现代化农业建设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希望双方以此次劳动教育合作为起点,不断深化学校与新津区、天府农博园的合作领域,推动实现协同育人。
追忆历史 共话振兴 科技兴农新发展
揭牌仪式结束后,学校师生共同参观了以“农耕文明 脱贫攻坚 劳动光荣”为主题的中华文明农耕馆,了解了古蜀先民在四川大地的勤劳耕作历史,学习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四川农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到四川投身于脱贫攻坚、战胜贫困、经济建设的时代印记,深刻了解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给农业、农民和农村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一个个农业发展和劳动扶贫案例让师生们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宝贵精神。
春耕实践 挥洒汗水 田间地头种希望
参观结束后,大家来到了天府农博园的田间地头。在学习了农作物种植流程之后,师生们纷纷下地开展种植劳动。通过松土、备垄、打窝、覆膜、播种等步骤,大家共同完成了200余株菜苗的种植,种下了“成果”,也种下了丰收的期待与希望。
西南财经大学历来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坚持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形成了热爱劳动、勤于劳动的优良校风、教风、学风。近年来,学校把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作为提高全面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培育“价值观”、建好“金课群”、开展“实践系”、打造“共同体”、织密“保障网”上深处着力,形成了“5+4+4”劳动教育体系,受到学生、家长、社会和兄弟高校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学校发起成立由全国24所财经高校参与的“新时代财经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联盟”,连续举办3届“新时代全国财经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论坛”,学校劳动教育获评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和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被“学习强国”《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等40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未来,学校将加快推动劳动教育基地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建立健全劳动教育各项保障机制,推动打造成为劳动实践基地典范和标杆,努力建立健全“三全育人”体系和“五育并举”育人机制,把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编辑:胡琼之
电子科技大学 9小时前 4591
西南石油大学 6天前 3470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7天前 4593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7天前 5448
阿坝师范学院 8天前 4897
川教融媒 10天前 5869
吉利学院 11天前 5275
吉利学院 11天前 1620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14天前 5818
川教融媒 14天前 5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