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2025届学生就业工作,四川长江职业学院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健全责任体系,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保障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关要求,通过校领导率队访企拓岗增岗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核心竞争力,配备专属就业指导团队为学生就业保驾护航,深化“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四位一体 三方联动”助力学校就业工作。
访企拓岗增岗位 拓展赴港就业“新通道”
学校坚持实施“5+2”访企拓岗模式,通过政府、专业群、网络平台、教师和校友五大路径,形成“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双向合力,强调以结果为导向,将拓岗实效惠及于生。通过靶向发力,学校“访企拓岗”专项行动落地见效。到目前为止,学校针对2025届毕业生组织线上线下双选会及宣讲会279场,新增入驻“云就业”平台企业2309家。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书记、校长带队新增拓岗企业226家。学校通过线上、线下招聘及推送岗位10000余个,2025年新申报第四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20余个。
学校紧密依托港资背景优势,不断挖掘香港就业资源,打通赴港实习就业的“新通道”。加强与香港企业深度合作,邀请香港企业来校宣讲,为学生提供详细的赴港发展信息及规划。学校7名2024届毕业生成功以“香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身份留港工作,薪资达1.8万港币/月,18名2025届毕业生赴港企业参与实习。赴港就业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更提升了学生视野。学校借助首批“川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基地—教育交流基地”不断推动交流走深走实,促进四川学子赴港发展。
聚焦职业素养教育改革 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学校以职业综合素质教育改革为抓手,依据新时代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新需求,实施职业综合素质及就业行动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夯实基础、提升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建立《学生职业成长档案》《职素能力养成手册》,跟踪学生成长轨迹,对学生开展个性化、差异化的就业指导,做到就业指导精准化。同时,学校通过订单班、定向班、学徒制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增强学生技术实战的同时,也强调对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与企业共同开发开设了《ICT职业素养训练》《幼儿教师职业素养与道德》《护士职业素养》等创新型职素课程,通过将职素培养目标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与技术培养、活动培养相结合,形成“养成式、渗透式、体验式”的培养新模式,全面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组建专属导师团队 为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学校实施就业班导师制,为每位毕业生配备了“辅导员+实习就业指导老师”的专属就业导师团队。导师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全程化跟踪、反馈和指导。针对困难学生就业群体,学校建立了以校领导为组长、系主任为副组长的“暖阳计划帮扶小组”。为促进导师团队的专业化、精准化,学校通过对导师“工作实务、技能提升、职业竞赛、就业政策”4模块进行培训,强化就业导师的专业能力和就业指导针对性。与此同时,学校开展对标进竞活动,学习其他学校先进工作做法,邀请企业HR和行业专家走进校园,与导师面对面交流,分享前沿的行业动态和实战经验,确保导师的指导能够紧跟市场步伐,满足学生多样化就业指导服务需求。
强化就业与培养联动 形成就业服务新格局
为进一步深化“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强化就业与培养联动,定期召开就业反馈会,打破就业就是就业部门或二级学院的事传统思维。以就业质量反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学校通过前置明析岗位群分班、集中岗位实习、企业孵化课程、校企混合式教学、模块化教学、现代学徒制、特色班、订单班等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就业与培养联动、招生与就业联动、就业与各部门联动的新就业服务格局。
编辑:黄国兵 辛佳仪(实习)
四川教育发布 2天前 6315
四川教育发布 2天前 2629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 2天前 3224
四川教育发布 2天前 4884
四川教育发布 3天前 5414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4天前 4894
四川教育发布 4天前 3361
四川教育发布 4天前 5306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5天前 373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5天前 4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