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7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该《决定》是四川省委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的关键节点出台的纲领性文件,是全面、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特别是对四川文旅发展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行动宣言和施工蓝图,旨在将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转化为四川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这份纲领性文件的出台,令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其战略意义之重大、目标导向之清晰、部署举措之务实,为全省文旅工作者注入了强大的信心与动力。
资源禀赋:四川文旅资源的战略优势与转化使命
作为天府之国,四川是文旅资源富集的大省。文旅资源“双普查”成果揭示,四川坐拥六大类文化资源305.7万余处、八大类旅游资源24.5万余处,其中五级旅游资源1864处(数量居全国前列),以“一省涵万象”的体量奠定其“文旅资源大省”的绝对地位。在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四川占据13席,居全国第二;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中,四川占15席,居全国第一。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四川作为长江上游文明源头的历史厚度,更凸显了从雪山草甸到巴蜀古镇、从三星堆神秘文明到川菜非遗技艺的壮美人文图景。
面对如此丰厚的资源家底,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置于治蜀兴川全局的核心位置,以“资源优势转化”为突破口,构建文旅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在此战略框架下,人才培育被赋予关键支点作用。省委专项部署“四川文旅英才”培养工程,要求强化文化旅游学科建设,推动产教融合体系升级。
其深层逻辑在于:资源转化本质是价值创造,而人才是激活资源、创新产品、升级服务的核心动能。这一决策不仅是对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核心理念的实践深化,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等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的精准响应。通过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四川正加速从“资源大省”向“价值强省”跃迁,为经济社会发展能级提升提供战略支撑。
高校担当:专业院校在文旅融合中的先锋角色
作为全国首所“旅游”命名本科高校与四川唯一旅游专业类本科院校,四川旅游学院始终肩负中国文旅高等教育的引领使命。依托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含文旅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山地旅游安全重点实验室、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学校突破业界限制,成立了“文旅融合数智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新成立“文旅融合与产业学院”等,与省旅投、文投等头部文旅企业的战略合作;学校构建了“学术研究—标准制定—产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标准引领方面,牵头制定我国首个可持续旅游国际标准及多项国家级、省级标准,如立足川菜文化,首次制定国际国内、行业标准,推动川菜大师傅进京,在世界上7国成立了“中华川菜学院”;开发了东坡菜、黑水嘉宴、嘉绒味道、工布藏餐、调元味道,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标尺。
战略建言方面,助力《川菜保护发展条例》出台;学校联合申报的“近现代川菜档案”2025年6月9日成功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为川菜的走向世界助力;提出“世界最美铁路——川藏铁路旅游”规划方案,建议全省的交旅融合发展得到省领导批示,承担《四川省建设旅游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研究》等省级重大课题,推动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学科特色方面。开创国内山地户外运动人才培养先河,设置烹饪与营养教育、攀岩、定向越野等多门特色课程,被业界公认为“全国旅游学科最全、平台最集中、山地旅游研究最具影响力、川菜研究水平最高”的高校。
这一独特定位源于学校对四川文旅战略需求的深度契合。在省委擘画的蓝图中,学校不仅是人才输送基地,更是政企决策的“思想库”、产业升级的“参谋部”、政策落地的“智囊团”。通过集聚大批文旅领域权威学者,学校已形成“理论创新—政策设计—实践推广”全链条服务能力,为资源转化提供学术支撑与智力引擎。
未来路径:打造“五位一体”的文旅融合赋能平台
下一步,四川旅游学院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与战略部署,深刻领会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摆在治蜀兴川全局“更加突出位置”的重大意义,精准把握“加快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的核心要求,以及打造高素质文旅人才队伍、实施“四川文旅英才”培养工程、支持相关院校学科建设的关键路径。在此战略引领下,学校将坚定不移地锚定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文旅融合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应用型大学”这一宏伟目标,将学校发展深度融入全省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大局,以服务四川文旅产业能级不断跃升、助力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校将举全校之力,整合优势资源,系统构建并全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五位一体”文旅融合综合赋能平台——即深度融合“理论研究的前沿阵地、决策咨询的高端智库、行业服务的实践枢纽、人才培养的摇篮高地、对外传播的桥梁窗口”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当好文旅政企决策咨询的智囊团、产业政策宣解的宣传员、产业工作推动的小助手和产业发展的教练员。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建设成为省委省政府在文化和旅游领域高度信赖、深度依赖、专门支撑文旅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核心智库与战略支点,从而为四川充分释放其无与伦比的文旅资源潜能、加速建成具有全球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持续注入强大的“川旅智慧”与“川旅力量”,书写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绚丽华章。(作者系四川旅游学院院长)
编辑:黄国兵 蒲玺冰(实习)
川教融媒 1天前 5869
川教融媒 6天前 5976
乐山师范学院 16天前 1195
西南石油大学 16天前 4176
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 17天前 2575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18天前 2714
四川音乐学院 18天前 4752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20天前 4578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1月前 3929
教育导报 1月前 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