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教育部会同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国家文物局联合开展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思政大课活动。课程结合各地抗战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学生铭记历史、开创未来,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
9月15日-16日,小学课程“众志成城”与初中课程“中流砥柱”正式播出,全省各小学、初中学校结合教学安排,组织学生随堂观看学习,并引发热烈反响。
绵阳市梓潼东辰学校的学生正在观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抗战思政大课。
全国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泸州市叙永县摩尼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王国红:本次思政大课通过呈现杨靖宇等在抗日战争最前线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事迹,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怕吃苦、不畏牺牲,捍卫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的事迹,使我们感受到今天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都不算困难。我们要把他们“中流砥柱”的精神内核转化为动力,激励我们在工作、学习中勇挑重担、刻苦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办好家门口学校。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红樱实验学校副校长 周小莉:本次思政大课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基层教育工作者教学的优秀教学范本。这堂高规格的思政大课更加坚定了我校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信心,让学生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文化传承中,理解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内涵。我们也将积极响应“传承红色基因”号召,创新推动抗战精神有机融入各学科教学,把爱国情怀转化为教师勤奋教学、学生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实干精神的优秀学子,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校园里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雅安市天全县始阳第一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高诗宇:从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绝笔信,到抗日战士们冒着敌人炮火冲锋的峥嵘岁月,再到抗日战争纪念馆里能亲手触摸的地道模型,最后看到新安小学孩子们眼中闪耀的少年意气,这一路的红色印记,让我作为少先队辅导员,对“弘扬抗战精神”有了更鲜活、更深刻的感悟。作为少先队辅导员,我会把这些红色足迹串联成队员们的“成长课堂”,带着他们继续寻访英雄故事、体验历史场景,让抗战精神不仅记在脑子里,更融入骨子里,助力他们成长为能扛起时代责任的新时代少年。
成都二中学生 汤雅兰:观看了大思政课,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无数抗日将士为保家卫国挑战生存的极限,英勇打击日本侵略者,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他们生生不息、顽强不屈,离是少年身,归是报国魂,这种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传承。
绵阳实验高级中学2025级9班学生 谭宛月:在全国大思政课中,我看到了战士们穿着破旧的衣服,在冰天雪地里行军,即使身体被冻僵也不停下脚步;我看到他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即使倒下也绝不退缩。那时候的中国虽然十分落后,武器也不如敌人,但他们依然奋不顾身的继续战斗,他们不怕牺牲,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通过自己这一辈的拼尽全力,才能换来后辈的幸福安康。铭记历史,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使我们更有动力去创造未来。作为一名中学生,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有担当、有勇气的中国人,让祖国为我们年轻一代而感到骄傲。
广元市利州区万达实验学校九年级11班学生 郭梓慧:坐在教室里,与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特殊的思政课,我的思绪跟随着影像资料回到了那个救亡图存的年代。“中流砥柱”不仅让我重温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史诗,更让我思考了历史与当下的深刻连接。作为新时代的初中生,我们虽然不需要像先辈那样奔赴战场,但我们同样面临着新的“战场”——知识的战场、科技的战场、综合国力的竞争。我们应当把抗战精神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为将来建设祖国做好准备。
雅安市天全县城区一小组织学生观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抗战思政大课。
乐山市实验中学学生 赵鸿瑞:在收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思政大课后,我被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深深震撼。杨靖宇将军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冰天雪地中与敌人周旋,即使弹尽粮绝,依然坚守信念,最终壮烈牺牲,他的坚贞不屈展现了中华儿女的铮铮铁骨。贺龙元帅在抗战中指挥部队奋勇杀敌,率领八路军120师转战华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他们的英勇事迹告诉我们,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80年后的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更要铭记历史,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锻炼本领,争做有担当、有理想的中国少年,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四川省通江中学2025级2班学生 赵乾安:当我从思政课中看到百团大战时,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通江城将军街上傅崇碧爷爷的画像。当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毅然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和晋察冀抗日反“扫荡”等战役战斗,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敌后抗战。最让我感动的是,新安旅行团的很多战士当年和我一样大,却用小小的肩膀扛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我会努力学习,像他们一样勇敢、勤奋,做通江的红色传承人,将来把家乡、把祖国建设得更好更美!
德阳市第一小学校六年级6班 陈妍:当思政大课呈现1937年上海南站,轰炸后的废墟上,一岁孩童独坐铁轨号啕大哭的黑白影像时;当赵一曼的绝笔信出现,字里行间满是对儿子的牵挂,更藏着“宁死不做亡国奴”的铮铮铁骨,当家国大义与个人柔情交织时,我被深深触动了。这让我想起家乡德阳的英雄——四十一军一二二师。在师长王铭章带领下,将士们身着旧军装、脚穿薄草鞋,于德阳广场誓师后奔赴前线。滕县之战中,王铭章死守孤城、壮烈牺牲,毛主席为他题写的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正是他们的英雄写照。如今,我在明亮教室安心读书,窗外街巷平和。这份安宁是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定会铭记历史,将“众志成城”精神刻在心中,守护和平,让先辈精神在新时代闪光。
西昌市第二小学学生 张瀚宇:观看“众志成城”思政大课,我深深被抗战时期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所震撼。当看到影片中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为了共同目标凝聚在一起时,我明白了“众志成城”的真正含义。今天,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在学校里,与同学互帮互助;在家庭中,体贴父母分担家务;在社会上,遵守规则关爱他人——这些都是新时代“众志成城”的体现。这堂课让我懂得,每个人的力量虽小,但汇聚起来就能形成改变世界的洪流。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团结奋斗的精神,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泸州市叙永县西外街小学校六年级一班学生 张姝涵:观看了思政大课堂,我的心情又兴奋又沉重,心里冒出好多想法。让我敬佩的是,中国人骨子里就有一种不屈服的劲儿,一直都没变,咱们中国现在这么强大、昌盛,那都是前辈们一代又一代用生命、用鲜血换来的。这次思政课堂带着历史的沉重,让我明白了,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得努力奋斗。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更应该努力,看着胸前的红领巾,它更时刻提醒着我,历史不能忘,吾辈当读书强。
绵阳市梓潼县文昌一小学生 任玟静:在这堂思政课上,我看到那个年代里,无数中国人惊恐地奔走,抱着孩子哭泣,天上数架飞机飞过,弹药肆意轰炸,到处都是鲜血沾染的尸体。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吹响了集结的号角。不愿做奴隶的中华儿女站起来了,众志成城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方式对抗敌人,保卫祖国。如今,我作为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了这堂思政课后,我更加明白,民族要富强,要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努力。我要好好学习,用智慧丰富自己;我要加强锻炼,用强健的体魄武装自己;我要努力探索科技,用技术改变未来,我将为建设更强、更美的中国而不断地努力。
来源:四川教育发布综合四川省教育融媒体联盟成员单位供稿
编辑:黄宇武
川教融媒 29分钟前 5759
川教融媒 44分钟前 4860
川教融媒 45分钟前 4260
川教融媒 45分钟前 3839
川教融媒 46分钟前 5697
川教融媒 46分钟前 5564
川教融媒 46分钟前 3705
川教融媒 20小时前 5789
川教融媒 20小时前 4048
川教融媒 23小时前 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