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国家老年大学四川资阳乐至分校为进一步明确“办百姓身边大学”和“服务人们终身职业发展”的办学定位,通过“四个深化”改革办好老年大学教育,着力加强体系+平台+支撑+质量保障,为教育强县建设奉献力量。
深化综合改革,强化体系保障。优化课程设置。紧密围绕老年朋友的实际需求,开设书法、桥牌、柔力球、瑜伽等实用、有趣的符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并根据大家的反馈适时动态调整课程,如增加智能技术、养生保健、绘画、声乐舞蹈、家庭教育、家庭生活、棋类等。强化服务保障。各班设置班主任,负责班级日常管理,做好教学设施维护、安全巡查、后勤服务等工作,用心、贴心服务,尤其关注老年朋友的健康问题、安全问题,制定实用、全面、详实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积极与公安、应急管理、医院、疾控等部门建立安全和应急联动机制,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防范和化解安全事故风险。注意上下课途中和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共同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学员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在学习中增进交流,在活动中加深友谊,形成一个和谐、温暖的集体。
深化教育数字化改革,强化平台保障。强化“数字+人文”融合服务。利用互联网优势,结合优秀传统,破解老年教育困境,利用智能技术给予人文关怀,解决老年教育的数字鸿沟。加强终身学习系统、网络、终端的功能聚合。加快构建智能化、个性化、稳定高效的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供可靠、互动的技术支持。利用交互式的在线学习工具,提升老年学员的实践能力。开展老年教育等多样化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背景人群的学习需求。通过数据分析和学员反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提升用户体验和学习效果。
深化机制改革,强化支撑保障。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推动教师分类发展,提升开放大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积极聘请行业专家、学术英才等担任教师,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双强型”师资队伍。加强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支持,帮助其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统筹各类科创平台建设,构建多元化、开放型的科研平台。建立面向终身教育的科研创新团队和研究中心,根据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城市建设需求积极拓展科研创新与实际结合应用空间,探索构建多元化、开放性的科研平台,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有目标的科研、路径创新的科研,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贡献度。确保开放大学办学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优化经费使用结构。加强对学员的人文关怀,不仅传授知识,更关心学员的精神世界,尊重每一位学员,营造轻松、愉悦、相互尊重的课堂氛围,成为老年朋友的良师益友。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质量保障。聘请一批相关领域内热爱老年教育事业、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知名度高的专家能人授课讲学,选拔一批有爱心、有耐心、有专业特长的优秀名师助教。积极探索办学模式创新。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借鉴成功经验,让老年朋友学习更有趣味性,让老年教育更具有吸引力,让更多的老年朋友喜爱老年大学,成为人生快乐生活的乐园。开发老年教育特色类课程,形成“政策+案例+实操”立体化体系。依托陈毅元帅故里、桑都讲堂、禾光农场、桑蚕基地、马鞍农庄等实践基地,开发老年大学教育实践类特色课程,丰富服务内涵。借助社区的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联合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组织,深入乡村、走进社区,举办“智慧父母”等大型讲座82场,开展“家风建设”活动24次。
来源:乐至县教育和体育局
编辑:黄宇武 王佑铭(实习)
川教融媒 19小时前 4418
川教融媒 19小时前 3684
川教融媒 19小时前 5860
川教融媒 1天前 3625

川教融媒 1天前 8567

川教融媒 1天前 4728
川教融媒 1天前 4496
川教融媒 1天前 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