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硕勋小学:“红孩子”讲英雄故事,红色教育“能说能演能感悟”

川教融媒  2025-10-233515

“这是李硕勋爷爷1925年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用过的笔记本复制品,你们看,这里有他画的农民协会组织图,字里行间都是他想帮老百姓的心意……”10月18日,在高县硕勋小学每周一讲的“梧桐忆红课”上,该校六(7)班的“红孩子”讲解员周小冉正带着低年级的孩子们“逛”校内纪念馆,用一件件承载记忆的老照片、老物件,声情并茂地讲述革命烈士的红色故事。

在这所以革命烈士命名的学校,通过纪念馆里的老照片、老物件让学生认识革命英雄,用孩子的语言改编革命故事,再由学生讲给学生听,已经成为红色教育常态。仅2025年,学校“红孩子”学生宣讲团就在李硕勋故居、李硕勋烈士纪念馆开展宣讲32场,听讲师生、家长来自校内外,多达3000余人。

“听孩子讲英雄故事,比听大人讲更动人,因为他们是真的读懂了英雄。”一位家长聆听“红孩子”讲解员的宣讲后,在家长群里点赞。

硕勋小学是如何将革命故事“冷知识”变成红色教育“香饽饽”的?

“转机来自一次偶然的发现。”学校党总支书记谭艳回忆到,学校一直在思索如何挖掘宝贵的红色资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3年,老师们带领学生去梧桐书院整理旧书,在一本名叫《少年李硕勋》的书里发现了一张李硕勋和战友的合影。“老师,这个叔叔是谁?”当学生好奇地提出问题,老师们突然明白:红色教育缺的不是故事,而是“连接”——让孩子和英雄之间,有能触摸的物件、能参与的故事、能共情的瞬间。

于是,学校的“忆、讲、演、绘、颂、访”红色教育“六字诀”工作法逐渐成型。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可见可感的老物件、老照片认识革命英雄,还改编英雄故事宣讲红色事迹,并在校园川剧《铁骨铮铮李硕勋》、舞蹈剧《勋志闪耀》中真实体验英雄人生。

排练《铁骨铮铮李硕勋》时,学生州映菡总找不到“就义时的坚定”状态,老师们便带她走故居、看影片。当她站在硕勋故居门前时,老师问:“如果你是硕勋爷爷,现在最想对孩子们说什么?”映菡想了想说:“要好好读书,让国家变强大。”从那以后,每每唱起国歌,她眼里有了光。“那是孩子真正理解‘信仰’后的坚定。” 谭艳欣慰地说。

此外,学生们还在学校艺术工坊绘英雄画像、颂“硕勋家书”、歌唱美好新时代。近两年,硕勋小学学生的红色教育书法美术作品多达上千件。2024年的暑假,学校“红孩子”研学队走访了12位老党员,整理出《英雄与我们》小册子,里面有老党员的故事,还有孩子们的感悟:“以前我觉得英雄离我很远,现在我知道,勇敢、帮助别人,就是学英雄。”

以梧桐书院为“红色起点”,如今,硕勋小学又与川南地区的红色教育基地结成“联动伙伴”,李硕勋、张锡龙、阳翰笙、赵一曼等革命烈士的故事,正通过忆、讲、演、绘、颂、访“六字诀”走进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培养出一批批“会讲红色故事的孩子”。谭艳说:“我们的目标正是如此,让每个从硕勋小学走出去的孩子,心里始终装着信仰,脚下有行动的力量。”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编辑:黄宇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