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第一课”。国家非遗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得主、一级演员,学校特聘教授的陈巧茹,带着川剧《白蛇传》的经典片段走进校园,为学校传统文化社团指导教师、相关课程教师以及陈巧茹川剧大师工作室学生社团的同学们送上了独特的开学体验,让开学季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新课堂”。

乙巳蛇年春晚,戏曲节目《白蛇传》凭借融合多地戏曲形式的创新表演,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传递出不屈精神与爱的信念,引发了跨时代的强烈共鸣。在活动现场,陈巧茹分享了自己与川剧《白蛇传》的深厚渊源。她回忆起在锦江剧场拜师学艺、一步步成长的历程,从最初饰演小配角,到成为众人瞩目的 “白娘子”,再到两度荣获“梅花奖”,以及携川剧登上春晚舞台时的心境,每一段经历都饱含着对川剧艺术的热爱与执着。

讲解过程中,陈巧茹着重介绍了川剧“高腔”的概念,并现场演唱了经典川剧《白蛇传》中的精彩唱段。她的歌声高亢嘹亮、韵味悠长,台下师生们听得如痴如醉,情不自禁地跟着节奏打起节拍。不仅如此,陈巧茹还以《白蛇传》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讲解川剧特色技法。在她的热情邀请下,传统文化课教师和同学们纷纷上台,大胆尝试“水袖”、台步、站立技巧,学习配合手指、眼神等戏曲动作,还体验了戏服穿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是一点不假。”看过陈巧茹的专业示范后,师生们纷纷发出这样的感慨。有同学激动地表示:“作为土生土长的四川人,这堂课让我收获满满,我更有责任去了解和传承家乡的传统文化。”

事实上,这并非该校学生首次接触川剧课程。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川剧艺术的魅力,学校积极搭建平台,成立川剧大师工作室,聘请专业川剧教师排演川剧剧目,常态化邀请专业院团进校园演出,并不断完善校园戏曲课程体系,让同学们都能有机会近距离、沉浸式欣赏戏曲艺术。令人欣喜的是,年轻一代积极参与到传统艺术传承中,展现出创新活力。同学们拍摄的川剧主题微电影《有戏》,将川剧与3D打印技术巧妙融合,荣获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一等奖。
学校传统文化工作负责人表示,2025年学院将持续推进 “传承巴蜀文明 赓续天府文化” 系列活动,为更多同学创造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工匠,为他们的成长筑牢深厚的文化根基。
编辑:张贤华 辛佳仪(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