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前往凉山州喜德县光明镇甘哈觉莫村开展“技飞青山,智守绿林”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以智慧防控体系为乡村振兴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技术培训强根基。实践团队紧扣喜德县森林防火实战需求,以专业化技能培训为抓手,为甘哈觉莫村防火队员量身打造系统化培训课程,涵盖无人机巡检操作、热成像火点识别及应急处置技巧,推动传统防火模式向科技化转型。为巩固培训成效,团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撰彝汉双语操作手册,确保新技术能在当地真正落地生根,持续发挥防火效能。

智慧巡检建体系。团队构建起“监测-预警-处置”闭环机制,打造智慧巡查网。每日,地面防火队员沿山路巡检,空中无人机同步启动红外热成像扫描,双轨并行完成对44.6平方公里山林的“体检”。针对扫描发现的火灾隐患点建立电子档案。同时,协助建成喜德县首个无人机值守机场,实现24小时定时巡航。此外,团队还创造性改造农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灭火,让“空中消防员”能快速处置零星火点。

宣防结合固长效。团队打造“空中 + 地面”立体化宣传矩阵,采用无人机高空巡检与彝汉双语广播相结合的方式,每日定时在甘哈觉莫村落上空开展防火宣传。通过配备高功率扩音设备的四旋翼无人机,以彝汉双语循环播放防火须知、应急措施等音频内容,确保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区住户清晰接收。该举措覆盖甘哈觉莫村892户居民,累计飞行时长超120小时,当地群众防火知识知晓率显著提升。

据了解,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已于2016年与喜德县达成长期对口帮扶协议,同时建立了无人机应用技术服务团队,后期计划建成无人机防火省级示范基站。此次暑期实践活动,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以实际行动诠释:乡村振兴的生态屏障,既要靠青山绿水的 “自然本底”,更要靠科技赋能的“智慧底气”。
编辑:张敏 审核:胡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