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至11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原创音乐剧《恋曲》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进行了3天5场的首轮演出。


据了解,该剧由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出品,甲丁文化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联合制作,由实力派卡司、现象级艺人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师生联袂演出。来自四川省台办、文旅厅,绵阳市统战部、宣传部、文旅局等多位嘉宾和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部分师生代表观看了演出,均对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该剧编剧甲丁介绍,《恋曲》的创作灵感源起于一首歌和一本书。“一首歌”便是曾被冠以台湾高山族民歌的歌曲《阿里山的姑娘》,“一本书”则是孙才杰先生的小说《世纪绝恋》,两者的原型都源自爱国诗人邓禹平与四川籍姑娘白玫的一段悲情恋歌。

《恋曲》运用先锋的艺术语汇与“戏中戏”的结构方式,将邓禹平与白玫的坎坷身世与情感故事,同现代恋人胡莱与方丹的情感羁绊融汇于同一舞台。同时融合器乐、声乐、舞蹈等多元艺术形式,配合创新的表现手法和层次鲜明的编排创作,将各类情感形成对比、反差,让观众立体地感受到流淌于文化长河中的同根同源之意,理解到蕴于作品中的思想与情怀,为观众带来多维度、沉浸式的视听体验。

参演该剧的师生表示,“该音乐剧通过剧中男女主角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悲欢离合之情,表达两岸同心期盼团圆的美好愿望。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剧,两岸同胞特别是两岸青年能够铭记历史,感悟历史,共同肩负起传承、创新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时代使命。”

音乐剧《恋曲》既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也是学校探究大课堂,大舞台,艺术与科技结合,课堂与工作室结合,实践与产业项目结合的“两大三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尝试。

据了解,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长期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事业繁荣为己任,挖掘四川绵阳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多次参与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携手台湾同胞,传承中华文化,多次主办或承办“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两岸专家学者互访交流频繁。此次原创出品海峡两岸题材的大型音乐剧《恋曲》旨在以本土故事、原创作品回馈社会,也是打造地方文艺精品的成果。

编辑:张紫怡(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