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由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宣传部、新都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指导,新都区教育局主办的“思政之光照亮成长之路”大思政课成果展演活动举行。活动以历史情景剧、主题朗诵、歌舞剧等形式开展,充分展示了全区中小学的创新思政教育成果。
在本次展演活动的第一篇章“行走间厚植家国情”中,来自新都一中实验学校、谕亭小学、升庵中学、旃檀小学、新都二中、龙虎中学的师生们以多种舞台形式,回顾了师生们从黄霖故居到桂湖之畔,从百年锦门到升庵故里的思政行走课堂。
来自新都一中实验学校三优2021级6班的李欣宇,是节目主题朗诵《桂湖研学》的表演者之一。李欣宇表示,去年11月,他和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前往了桂湖之畔的杨慎故里,让他了解“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的历史佳话,也了解了以杨家家风为代表的升庵文化。
在第二篇章“国旗下筑牢爱国心”中,来自香城小学、新都一中北星学校、兴乐路小学、北星小学的师生们,则通过历史情景剧、主题表演等形式带来了“国旗下的思政课”成果联展。
来自谕亭小学的钟章老师,既是学校行走思政课的课题参与教师,也是本次节目的参演者。回顾17年来带领孩子们在行走中进行的思政课,钟章老师表示,理论学习代替不了亲身实践,教师灌输也代替不了学生的思考,只有把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引导青少年去体验、去感受、去思辨,这样得来的道理才更加深刻,这样树立的信念才更加坚定,这样的思政课才能把教室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大思政课”更好地启智润心、铸魂育人。

思政课的本质是跟孩子讲道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离不开方式方法的探索创新。近年来,新都区教育局结合历史、当下、未来三个时间节点,围绕“文脉赓续、薪火相传、科技创新、非凡匠心、生态文明”五个关键词,设计了“历史文脉,汲古润今”“红色血脉,传承有我”“千年香城,未来新都”三条行走路线,持续通过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与“国旗下的思政课”活动,把思政课的内容从平面的书本延伸到立体的广阔天地,让授课形式从单向的老师灌输变成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感悟。2025年,新都区教育局还将充分结合学生兴趣,持续深挖思政资源,围绕“历史为基,汲古润今续文脉”“红色铸魂,传承有我燃星火”“未来启幕,千年香城绽新篇”三大主题,为新都孩子们设计出多条思政行走路线。
据新都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教育局还将继续加强与天府家风馆、升庵博物馆、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新都烈士陵园等单位的合作,建成“成长博物馆”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践基地,继续结合德育活动上好“行走的思政课”,通过“新都红色记忆追寻”志愿服务、“新都文化大使”选拔等丰富的课外实践,真正串联起“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让思政理论内化为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实践。
编辑:黄国兵 王嘉伊(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