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为期31天的“世运·天府”文化艺术展闭展,吸引了近30万全球游客观展打卡,用世运精神和巴蜀文化在来蓉游客心里留下成都印记,印证了文化软实力对城市国际化发展的长效赋能。

展览现场,文化共鸣场景随处可见。加纳留学生在熊猫扎染前忆起家乡彩毯;浙江老人摩挲邛竹杖忆起父辈旧物……非遗展品成为跨越国界的文化纽带。运动剧场的“赛博古画” 前,青年观众排队体验击掌装置。被装置种草了艺术体操等体育项目的新晋“粉丝”感叹:“原来空翻可以像古画飞仙般飘逸!”审美意趣和科技装置叠加,让体育知识以流行文化的方式进入青年群体的认知。

展厅内外的巴蜀美学,也为游客打造独特城市记忆。意大利游客因世运吉祥物锦仔了解到除大熊猫以外的四川“双宝”;对瓷器有着偏爱的英国游客,则对非遗流芳展区的彭州白瓷念念不忘。“头一次看见颜色这么朴素,但是质感如此高级的瓷器”,她表示在旅程的下一站计划前往彭州探访制作过程。

据悉,“世运·天府”文化艺术展是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世运空间”打造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由成都世运会执委会城市工作服务部联合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部门牵头实施。开赛前,“世运空间”通过30个城市微场景和12场世运课程活动,向成都市民传递成都世运会资讯、推广世运会项目,营造全域迎接世运、参与世运、共享世运、传播世运的氛围。开赛后,文化艺术展将世运历程、“双宝”展品和非遗作品汇聚一堂,让体育精神和城市人文交相辉映,共同谱写“运动无限,气象万千”的成都篇章。如今,宽巷子23号院重归市井烟火,但巴蜀美学已借世运走向世界。这不是告别,而是成都向世界发出的深情邀约:“天府长卷永不完结,待您共续下一篇章。”

来源:成都2025年世界运动会官微
编辑:胡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