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2025年四川省“最美教师”:成都市龙江路小学 李婷梅

【人物简介】

李婷梅,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副校长、语文教师。她入选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获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天府名师、四川省特级教师、首批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等荣誉。

李婷梅

学生眼中的她,是手执明灯的引路人;同事眼中的她,是心手相牵的同行者;领导眼中的她,是锐意改革的先行者。她在教育战线默默耕耘32年,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汗水点亮无数孩子的梦想。

践行“四有”,坚定育人初心

从1993年师范院校毕业到2015年,李婷梅的身份从未改变——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

“育人先育心,育心先聚力。”李婷梅树立“塑阳光团队,育阳光品质”的班级建设理念,探索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整合多方资源,策划开展“放飞希望”“畅想未来”“蓝天下共成长”等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让阳光照进孩子的心田。

带着一份坚定的育人初心,李婷梅将目光投向课堂之外的“志愿服务”。九载春秋,从零散的实践活动到脉络清晰的课程框架,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到小学志愿者活动课程的完备建构——这棵名为“志愿服务”的育人树苗,在她与团队的精心浇灌下已枝繁叶茂。她所带的班级获得全国优秀红领巾小社团、四川省优秀少先队集体等殊荣,她也荣获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成都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李婷梅和孩子们在一起

勠力同心,勇立时代潮头

怎样才能让课堂成为一片更辽阔的探索天地,像磁石般牢牢牵引住孩子们渴求新知的目光,带着这份恒久的追问,李婷梅致力于语文教学的创新,先后引领开展17项课题研究,荣获国家、省、市各级奖项50余项。

她带领团队开展国家级课题《涵养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整合性阅读教学研究》。以课堂为原点,她将育人的触角向课外延伸,最终编织成一张立体的“健全人格”课程培育之网,实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

在市级课题《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中,她以一个个真实鲜活的问题作为撬动学习的支点,持续开展“鸢·缘”“悦动桥之韵”“花重锦官城”等项目式学习活动。学生在自主发现中点燃了好奇之火,在合作的碰撞中激发了灵感,在探究学习的深潜里锤炼了思维。

咫尺匠心,催开百花满园

作为学校的副校长,李婷梅扎根教学一线,全方位开展教育教学指导,带领教学管理团队构建“三级研讨”体系:按年段纵向衔接,打通学段壁垒,关注学生发展的连贯性;依学科横向深耕,聚焦学科本质,提升专业精准度;促进跨学科思维碰撞,打破学科藩篱,激发融合创新。她带领团队聚焦课堂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推进纵横两向推门课“立体问诊”:纵向追踪,走进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科课堂,比较相同学生在不同学科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发现问题,寻找改进策略;横向比对,探讨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执教同一教学内容所取得的不同效果,寻找最优教学策略。这套“分层研讨+问诊精准”的“组合拳”,全方位、立体化赋能课堂教学生态,实现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作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李婷梅致力于构建新时代教师研培体系,与60多位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结成专业成长共同体;担任各级名优教师培训班导师,先后培养1300余名教师。

从全员的专题研讨到小组的聚点研究,她带领团队开启“白+黑”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常常为一个教育话题乐此不疲地探讨至深夜。在她的指导下,该校多名青年教师参加国家、省、市赛课获一等奖,成长为各级各类名师优师,有多位骨干教师走上管理岗位。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