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2025年四川省“最美教师”:甘孜州白玉县中学校 王斌

【人物简介】

王斌,藏族,中学高级教师,现任甘孜州白玉县中学校校长。坚守白玉县中学校27年,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在“控辍保学”和提升教学质量方面成效显著,带领学校连续11年获甘孜州“中考教学质量奖”,个人荣获甘孜州“康巴名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百千万康巴英才工程”高端人才等称号。

王斌

白玉县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这里有一批“缺氧不缺志”“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教育工作者,王斌就是其中一位。他用27年的坚守与热爱,兑现了教育人“办农牧民家门口的好学校”的庄严承诺。

匠心育人,跨越高海拔地区的教育坚守

1998年7月,大学毕业的王斌怀揣着教育理想,踏上前往白玉的艰难旅程。从他的家乡康定到白玉,700多公里的路程,客车在雪山与深谷间颠簸了四天,有些路段需乘客徒步推车前行。许多同行教师选择离开,从农村走出的藏族青年王斌却选择留下。

“农村的孩子什么苦没吃过?”这句朴实的话成为他扎根白玉的精神底色。当时的白玉中学校,教学质量在全州相对靠后,生源流失严重,全校仅百余名学生。面对硬件落后、师资薄弱的现实,王斌没有退缩。第一堂课上,藏文班的学生基础很差,但他看到的是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他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教,让他们有更美好的未来!”

他主动坐班、备课到深夜,用一切机会听别的老师讲课并学习复盘。在学校,他创新实施分层教学:汉文班高效推进,藏文班放缓节奏、强化互动。他自己编写物理学习资料,每道题解析都详尽到“为何对、为何错、如何改”。2007年,他所教的三个班物理中考均分跃居全州第三,赢得家长们高度认可。

王斌对学生很照顾,生活上无微不至。学校发慰问品,他全部换成白糖送给吃糌粑的学生;一位学生患肺结核,他垫付医药费、日夜照顾;有学生半夜生病,他也会立即送去医院。担任15年班主任,他送走五届毕业生,一批批学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治校有方,从“后进校”到“领跑者”

“最好的‘虫草’在学校。”这句话在白玉县广为流传。虫草是高原家庭重要的经济来源,但王斌用行动让更多人相信:教育,才是真正改变命运的“虫草”。

面对学生辍学的情况,他采用多种途径,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动员学生返校,并在学校建立“控辍保学”的“四级负责制”,确保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经过大家努力,学校在校生数从2013年的300余人增至2025年的2300多人。

2013年,王斌担任白玉县中学校校长。他提炼出“玉”文化核心理念,以“玉之五德”育人,以“匠心琢玉”治校。他牵头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强化执行力,更以柔性关怀凝聚人心。2022年泸定发生6.8级地震,他第一时间慰问泸定籍的教师,泸定籍18位教师无一人因灾请假。老师们的爱岗敬业精神也深深触动了他。每每谈到此事,他都说:“老师都能够舍小家为大家,我没理由不努力管好学校,教育好孩子。”

王斌正在授课

他带头推动“年级组扁平化管理”改革,显著提升教学效率。2014年起,学校连续11年获甘孜州“中考教学质量奖”,白玉县中学校实现从“后进校”到“领跑者”的蜕变。

他不仅是校长,更是雪域学子的“筑梦人”。为解决学生洗澡难的问题,他争取浙江临安援藏资金新建澡堂、宿舍、洗衣房;为保障饮水安全,他联系爱心企业捐赠净水设备;为阿察镇中心小学的孩子募得800套羽绒服,温暖他们整个寒冬。

王斌把人生最好的年华献给了白玉。他错过了儿子的成长,无法常伴父母身边,却陪伴了无数高原的孩子,成就了无数家庭的梦想。

他常说:“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守望。”在这片雪域高原,他守的不仅是课堂,更是一个个稚嫩的人生梦想。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