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产教融合聚势赋能育人兴产共启新程——四川省数智视听与智能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南充正式成立

为破解数智视听与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短缺”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难题,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10月19日,四川省数智视听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四川省智能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创新构建了“本科院校+龙头企业+高职院校”的协同模式。

一、破局产业痛点:“三方协同”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当前,数智视听产业正加速从4K/8K超高清技术向VR/AR沉浸式体验升级,智能制造产业也在“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转型中持续发力。两大产业作为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赛道,其“懂技术、能实操、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缺口,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核心瓶颈。

据悉,此次成立的两大共同体,创新采用“三方联动”模式破解难题。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作为牵头本科院校,充分发挥科研与实验资源优势,为人才培养提供技术攻关与理论支撑;网龙网络、慧达文教育等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开放产业真实案例、实训设备及岗位需求,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同频共振;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作为协同高职院校,依托职业教育经验承接技能实训与教学落地。三方协同发力,共同打破教育与产业的“壁垒”。

二、重构育人逻辑:“三链融合”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为培养“毕业即上岗、上岗即胜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在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的牵头统筹下,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与网龙网络、慧达文教育紧密协作,从专业设置、培养模式、资源建设三方面发力,构建“产业需求导向”的育人体系。

在专业设置上,针对数智视听产业“数字技术+视听内容”特征,新增“虚拟数字人开发”“数智视听技术应用”模块;面向智能制造“自动化+绿色制造”需求,优化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课程,删减脱节内容,建立“产业变化—课程调整”动态机制。在培养模式上,现场揭牌成立的数智媒体产业学院和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作为三方协同育人的核心载体,通过“项目驱动”替代“课本学习”,实现“入学即入岗”。在资源建设上,共同体成员共同编写数智视听、智能制造特色教材,填补职教教材“滞后产业”的空白,并共享智能生产线、数字影视制作等高端实验资源,让学生在“真场景、真设备”中练就硬本领。

三、赋能区域发展:“三方合力”书写兴产强教新篇章

共同体成立后,深度扎根南充,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将牵头开展技术攻关,帮助本地中小企业解决智能化改造难题;网龙网络、慧达文教育将在南充布局实训基地,吸纳本地毕业生就业;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承接本地技能培训,三方共同缓解南充“用工难”与“就业难”的双向矛盾。为地方发展注入为当地发展注入人才与技术活力。

两大共同体的成立,是三方协同的起点。未来,这一“三方协同”的共同体模式,正以教育赋能产业、以产业反哺教育,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国家新质生产力培育贡献着“四川合力”。

来源: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