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洪雅县通过织密“监测网”、搭建“民心桥”、打好“组合拳”,实现从源头防范到快速处置、从单一监管到多元共治的闭环管理,校外培训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健康教育生态持续向好。
织密“监测网”,强化日常监管。将全县38家校外培训机构全部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安排专人负责平台管理,对培训机构课程上架、账户余额、学生订单等情况进行常态巡查,把培训机构账户资金、课程价格、教师资质、立德树人专题研修等线上监管落到实处。全面落实“机关干部包培训机构、学校校长包在职教师、社区书记包社区、小区书记包小区”的四包工作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层层压实责任,对机构、学校、小区展开拉网式精细排查。线上巡查与线下排查双管齐下,让隐形变异违规培训无处藏身。
搭建“民心桥”,优化诉求处置。紧盯洪雅论坛、麻辣社区、12345热线等多个信息来源渠道,对社情民意进行全面搜集、科学分类,构建一套运转高效的群众诉求处置工作体系。诉求响应快速化,坚持诉求全程跟踪,协调推进,直至问题办结,确保诉求有人管、管到底。诉求办理限时化,精准转派诉求工单至相关责任股室或机构,并明确办理时限与要求,确保诉求按时办、高效办。诉求管理闭环化,按照“接诉、办理、反馈、回访”的流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确保诉求有着落、有回音。今年来,成功办结5起群众“退费难”投诉,退费金额1.1万余元,家长满意度明显提升。
打好“组合拳”,深化部门协同。成立全县“双规范双减”专项工作组,落实35个责任单位职责分工,定期召开联席会,共同推进校外培训治理。洪雅县教体、消防、公安、市场监管、文广旅、经科等部门协调联动,出动执法人员,先后开展3次联合执法,检查培训机构38家、托管机构47家,对存在问题的机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采取见面约谈、会议通报、网络曝光、年检扣分等方式进行处理,形成强大震慑力。今年来,发放风险提示单5份,约谈机构2家,公开通报机构3家,整改问题6个。
来源:洪雅县教育和体育局 王东平、毛洪远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