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小学:实施“三位一体”模式,答好留守儿童关爱答卷

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小学为弥补留守儿童在情感、陪伴与成长支持上的不足,系统实施“守护·陪伴·赋能”三位一体关爱模式,从身心安全、情感联结和个性发展三大层面精准发力,为留守儿童构建温暖健康的成长环境。

全面守护,筑牢成长保障基石

学校致力于为留守儿童构建一个无缝衔接的安全防护网。通过精准建档与结对帮扶为全校留守儿童建立“一人一档”动态电子成长档案,详细记录其家庭情况、学业波动、心理状态及兴趣发展。同步推行“1+1”教师结对帮扶,教师担任“临时家长”,每周进行一次暖心谈话,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家访或电话回访,累计已解决学业辅导、生活困难等实际问题300余项。实施“早中晚”三段式安全巡查,重点关照留守儿童的到校、午餐及午休情况。与镇卫生院协作,每学期为全体留守儿童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专属健康档案。此外,学校食堂还根据体检数据为这些孩子提供个性化的营养餐食方案,确保其身体健康发展。

暖心相伴,弥补情感支持空缺

学校通过专业引导与亲情链接,滋养留守儿童的心灵。每月开设两期“心理关爱小课堂”,由专、兼职心理教师主导,通过绘画疗愈、沙盘游戏、团体辅导等形式,年累计开展活动20余场,成功疏导了多数孩子普遍存在的孤独、焦虑情绪,有效培养了其积极乐观的心态。设立两间“亲情连线室”,各班班主任、科任教师为本班留守儿童提供手机,方便孩子与家长联系。教师们月均为留守儿童提供视频接打、语音通话等帮助和服务,成为了孩子们与远方父母分享生活点滴、维系情感的重要桥梁,显著缓解了彼此的思念之苦。

成长赋能,激发潜能拓展视野

学校着力为留守儿童搭建多元化的成长舞台,开拓其眼界。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个性化兴趣培养,开设了书法、绘画、足球、手工等8类兴趣社团,本学年留守儿童参与率高达98%。许多孩子在此发现了自身特长,在区级艺术、体育比赛中崭露头角,自信心得到显著提升。积极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定期邀请志愿者、社区工作者走进校园,开展主题活动。同时,组织留守儿童“走出去”,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参与社区服务,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社交场景中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关怀,拓宽成长视野。

通过系统实施“三位一体”关爱模式,安州区桑枣镇小学将学校打造为留守儿童温暖有力的“第二个家”。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这一关爱机制,进一步凝聚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合力,助力每一个孩子在爱的陪伴中自信成长,答好留守儿童关爱这张答卷,为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绵阳市安州区教育和体育局   唐晓琴、叶刚、陈小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