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聚焦“人工智能与网络治理”,共探数智时代治理新路径

近日,第十届全国网络治理青年学者论坛在西财天府学院绵阳校区举行。论坛以“人工智能与网络治理”为主题,由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公司治理专业委员会与西财天府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者齐聚绵阳科技城,围绕人工智能背景下网络治理的新议题、新路径与新范式展开深入交流。

▲西财天府学院校长蒲果泉致辞

▲绵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何瑞雪致辞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联职理事长、公司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长李维安教授致辞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联职理事长、公司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长李维安教授以《数智治理的股权新趋势:控制权与收益权的分离》为题,深入剖析了数字时代企业治理结构的演变。他指出,随着平台经济与资本运作日益复杂,控制权与收益权出现结构性分离,对传统“同股同权”逻辑构成挑战,需从信息披露、法律责任及股东权利保护等方面推进制度创新,构建适配数字经济的现代治理体系。

四川大学谢洪明教授在《数智创新不可能三角与网络治理》报告中,阐释了全球创新生态面临的三大核心悖论,提出应转向网络治理范式,通过构建多中心、扁平化的协同网络,结合信任机制与数字技术,实现“开放中自主、共享中保护、分散中统一”的动态平衡。

西财天府学院何亮教授在《认知的危机与重构: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舆论治理范式转型》报告中指出,传统舆情治理模式难以应对智能传播挑战,应通过提升公众算法素养、构建人机协同引导机制、推动平台算法透明与可责化等路径,重构理性健康的公共讨论空间。

电子科技大学晏鹏宇教授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价值共创模式与方法”,提出“联结—联动—联体”的三联演进路径,结合强化学习方法,为破解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能匹配与协同难题提供了有效方案。

天津财经大学彭正银教授以“人工智能治理的演进与逻辑解析”为题,系统构建了AI治理分析框架,指出当前正处于从“人机协同”向“结构嵌入”跃迁的关键阶段,强调技术与组织逻辑共同驱动AI治理,并提出“技术-组织共建”原则以应对算法黑箱等挑战。

南开大学林润辉教授在“从人机协作到智能协同:逻辑基础、分析模型和效应分析”报告中指出,AI与人类智能在网络结构与知识组合上具有共性,通过多智能体仿真研究发现,AI对组织创新绩效呈非线性影响,网络结构与组织多样性是关键边界条件。

论坛设立“人工智能与平台治理”“人工智能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与伦理治理”三个平行专题论坛。来自四川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学者,围绕算法协同、数据要素市场、AI与绿色治理、人机关系及算法歧视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专家们认为:青年学者的研究应该呈现跨学科融合、注重实证与强应用性等特点,为构建中国特色网络治理体系注入新动能。同时强调人工智能治理不仅是技术课题,更是关乎制度设计与文化构建的系统工程,呼吁学界与业界协同建设“可信、可控、可用”的智能治理生态。

据悉,本次论坛还同步设置了智能制造产业参访与青年学者工作坊环节。与会的青年学者们参观了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并赴西财天府学院德阳校区参加青年工作坊活动。期间,西财天府学院现代管理学院院长罗珉教授与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化转型部部长祝阳分别就《产业互联网研究的若干问题》与《长虹数字化转型实践》作了专题分享。

本次论坛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在网络治理、企业转型与伦理规范等关键领域的前沿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政府决策、平台运营与企业创新提供了切实的治理范式与路径参考。论坛成果不仅为推动学界与业界的协同对话,也为西财天府学院强化学科特色、聚焦“数智治理”研究方向,服务区域数字经济与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西财天府学院供稿